我国医改经历可及性、可支付性、质量与效率三个阶段 | ||
时间 | 重要政策 | 医改方向 |
2007-2010年 | 《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 可及性 全民医保,扩面提标,促进三保合一 建立基础医疗体系和全科医生制度 推动基药目录的全面使用 |
2011-2013年 |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大病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医疗器械监管条例修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快》 | 可支付性 定价、招标和医保共同控制医疗成本 加快公立医院和县级医院深化改革 改变补偿机制,破除以药养医 |
2014-2015年 | 《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结构综合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 质量与效率 加强行业规范,挤压渠道利润 支付方改革,发展商业保险 鼓励社会办医,加强基层医疗市场建设 质量标准提升促进行业整合 |
医药行业在2016年经历了全方位政策洗礼。(1)药品供给侧改革:研发端(临床数据自查核查、优先审评审批、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等)、生产端(一致性评价、新版GMP、飞行检查等)、流通端(营改增、两票制、处方外流等);(2)医疗分级细化、深入基层: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分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严控医疗费用等)、促进社会办医(取消两定、多点执业等)、分级诊疗(区域试点、家庭医生制度等);(3)医保控费、三医联动: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大病保险试点、医保全国联网、医保目录调整等。
2016年供给侧改革拉开了我国药品端改革的序幕,将在医药研发-生产-流通-应用全产业链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我国医疗政策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社会办医。公立医院改革的是全方位的,目的是破除以药养医以及促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分级诊疗通过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家庭医生制度、分级诊疗试点、区域内资源共享等措施加强基层力量,促进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在促进社会办医方面,取消医保定点,改为直接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同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从而积极促进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医疗端改革的核心为分级诊疗和高效配置 | ||
公立医院改革 | 分级诊疗 | 促进社会办医 |
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处方外流,药占比)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严控医疗费用 城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家庭医生制度 分级诊疗试点 区域内资源共享 | 取消“两定” 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多点执业 |
我国医保从收入端、支出端、体制三位一体促进精细控费、三医联动,具体政策包括: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大病保险试点、医保全国联网、医保目录调整等。
医保政策一览表 | ||
收入 | 支出 | 体制 |
完善筹资机制和管理服务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医保控费 | 四个统筹(城乡统筹为重点,做到“六统一”) 大病保险制度 医保全国联网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医保目录调整 |
医保核心思想精细控费和三医联动 | |
政策方向 | 政策内容 |
精细控费 |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 关于印发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关于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通知 |
三医联动 | 关于积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