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及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双抗商业化浪潮已至「图」

一、双特异性抗体的优势

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应,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是基因工程抗体的一种。由于双抗相比单抗在成本、副作用和疗效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因此被视为第二代抗体疗法,近年发展迅速,成为了癌症、炎症、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病等许多疾病治疗的开发热点。 此外,双抗还具有能够靶向过去“不可成药”靶点的潜力。

双抗药物的优势

双抗药物的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双特异性抗体行业相关政策

体药物具有特异性、多样性及制备定向性等特点,能够应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器官移植等。因此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抗体药物产业持续发展。2022年1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提到重点加强生物医药检验技术平台建设,提升单抗类药物、重组类药物检验检测能力,拓展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以及细胞治疗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

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各政府部门网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双特异性抗体行业产业链

抗体药物产业链上中游企业较多,上游主要为抗体研发提供原材料的企业,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药物载体、耗材和研发设备等。抗体药物研发生产化学试剂主要有细胞培养基、工具酶、抗原抗体等,药物载体一般以CHO细胞系为主,研发设备分为细胞培养设备、分离纯化设备等。抗体药物中游一般为研发生产抗体企业,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区域。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机构。

双特异性抗体行业产业链

双特异性抗体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治疗领域来看, 双抗药物的治疗领域主要分为抗肿瘤、自身免疫病及其他疾病三类, 其中以抗癌产品居多,近 80% 的管线集中在癌症领域, 其中实体瘤最为热门。

全球双抗适应症部分情况(单位:%)

全球双抗适应症部分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CNKI,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全球市场规模

双抗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仅仅8年时间,不过首款双抗Blincyto没有长效化设计,给药不方便,上市八年后2022年销售额5.83亿美元。2014-2022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从0.0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57.93亿美元,2022年同比增长45.2%。

2014-2022年全球双抗新药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4-2022年全球双抗新药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国内双抗申报数量

截至2022年6月10日,我国已经申报121款双抗新药,ADC新药申报数量为64个,双抗新药为ADC新药申报数量的2倍左右。

2014-2022年国内双抗、ADC新药申报数量

2014-2022年国内双抗、ADC新药申报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抗免疫靶点分类

从靶点来看,PD-1双抗和PD-L1双抗占到一半,接近60款,其中PD-(L)1、TGFβ双抗即有16款。CD3双抗有31个,占到四分之一。此外,CD47、TIGIT等也是热门的免疫检验点双抗靶点。

国内双抗抗免疫靶点分类

国内双抗抗免疫靶点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全球双抗专利申请区域分布

对全球范围内涉及双特异性抗体的专利申请利用公开号进行国别统计来看,专利申请量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洲和中国,分别占全球总申请量的 48%、 17% 和 10%,这与美国、欧洲和中国作为世界上市场份额最大的医药市场有关。其他还有较多专利申请的国家或地区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和加拿大等。

全球双抗技术专利申请地区分布(单位:%)

全球双抗技术专利申请地区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双特异性抗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市场份额

罗氏/中外FIX/FX双抗模拟凝血因子VIII的功能,用于治疗血友病,完全改变了A型血友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给药频率为一周、两周或四周,且对八因子抗体的患者仍然有效,2022年全球销售额为45.19亿美元,占比78.01%,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罗氏与中外正在开发新一代非共同轻链的NXT007,活性显著高于Emicizumab。NXT007基于FAST-Ig技术,采用三重正负电荷避免错配。

2022年全球已上市双抗药物销售格局(单位:%)

2022年全球已上市双抗药物销售格局(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国内重点企业

2022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新药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R/MCC)患者。据统计,2022年市场销售额及许可费收入总额11.08亿元,减除分销成本后收入8.38亿元。归属净利润为-11.68亿元。

2021-2022年康方生物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2021-2022年康方生物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资料来源:公开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前景展望

全球创新浪潮的背景下, 制药企业在癌症治疗领域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 双抗药物更是逐渐崭露头角,Removab、Blincyto、Hemlibra 等药物的上市标志着双抗时代的正式开启。双抗在临床上有望成为针对癌症、自身免疫和传染病的下一代生物疗法, 具有单一靶点抗体无法达到的功能。

与此同时,双抗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多种挑战, 包括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小、药代药效学、理化性质合理、易于临床和商业化。这些要素与双抗平台的设计息息相关。单抗看靶点, 双抗看平台, 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双抗轻重链错配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形成了包括 KIH、Crossmab、DuoBody、BiTE、TandAb 在内的40 余个特色技术平台, 各个平台之间的结构设计有所差异,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双抗的技术难点。

此外,尽管全球每年新开的双抗临床试验数量逐年增加,相比较单克隆抗体, 双抗研发仍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尚不明确, 企业研发竞争尚不充分。受技术壁垒影响, 掌握相关技术平台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成为未来双抗领域的龙头代表企业。目前国外已经形成罗氏公司、安进公司、强生公司、再生元制药公司、MacroGenics 公司、阿斯利康公司、艾伯维公司、Xencor 公司等双抗领域跨国企业; 国内形成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岸迈生物、康宁杰瑞、普米斯生物、友芝友生物等代表型企业。由于技术平台为双抗药物成药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因此, 国内外研发企业基于平台合作的研发模式越来越多, 如杨森公司与丹麦Genmab 公司合作利用 DuoBody 技术平台创造和开发双抗,信达生物使用罗氏公司技术开发 2: 1 双特异性 T细胞抗体和通用型 CAR-T。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双特异性抗体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产业链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发展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