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分产业链竞争现状
1、萤石
氟化工终端上游原料为萤石,目前国内萤石开采处于“小散乱”现状,萤石矿山超千座,以小型矿山为主,规模较大且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萤石采选企业仅几家(金石资源、赤峰天马等),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西、内蒙古、湖南等萤石资源大省。部分企业存在开采技术和设备落后,环保、安全、过度开采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国内相关政策内容对环保及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萤石开采行业整合势在必然。
中国主要萤石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当前国内主要萤石企业来看,产能超十万吨的企业较少,其中金石资源、赤峰天马和翔振矿业等产能较高,根据国内当前唯一的萤石开采上市公司金石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其保有储量稳定在 2700万吨,对应矿物量约 1300 万吨,采矿规模 117 万吨/年,在产矿山 8 座,选矿厂 7 家。2021年销售自产萤石产品约 48.08 万吨,同比增长 19.57%,其中高品位萤石块矿销量为17.01万吨,其余为精粉等。
2018-2021年金石资源萤石产品产销情况
资料来源:金石资源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磷矿
随着萤石资源日益减少且不可再生,磷氟矿中大量氟资源利用成为了化工行业的关键,目前大量的氟资源都伴生在磷矿石中,高于萤石。受到规模、工艺技术装备、副产物利用、磷化工与氟化工合作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磷化工副产氢氟酸仍处于补充地位。主要企业分布来看,贵州磷化和云天化整体磷矿产能位居前列。
2021年中国主要磷矿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主要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萤石整体价格增长明显,作为补充地位的磷氟矿开始受到关注,贵州磷化和云天化开始布局或与氟化工合作开拓氟资源利用,未来磷矿中氟资源利用或将持续提升。我国沉积磷矿床所对应企业,开阳磷矿床——贵州磷化集团、瓮安磷矿床——贵州省源翼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荆襄磷矿床——湖北荆襄磷化集团等、昆阳磷矿床——云南磷化集团(云天化全资子公司)、马边老河坝磷矿床、绵竹马槽滩磷矿床——金河磷矿等。
中国主要磷氟矿企业及现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氢氟酸
氢氟酸按照纯度可分为工业级和电子级,电子级纯度要求极高,最高可杂质不足亿分之一,对工艺和技术生产水平要求极高,作为氟化工产业最重要的中间产物,整体布局企业数量较多。2015年前我国氢氟酸产能基本保持在220万吨左右,“供给侧改革”促进低端产能持续出清,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随着行业回暖,产能有所回升,目前国内氢氟酸单企业年产能多在3-7万吨/年,中小装置居多、较为分散, 2020年合计产能228.7万吨,以浙江三美15万吨产能为首。
2020年中国氢氟酸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子氢氟酸来看,国内布局较晚,近年来,主要企业发展重心转向高纯度氢氟酸领域,加之电子级氢氟酸下游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和液晶显示屏等领域需求持续扩张带动产能持续扩张,企业来看,凯盛氟化学、三美股份和浙江森田等企业产能位居前列。(2021年多氟多产能为5万吨,其中半导体级1万吨,已经实现批量出口)
2020年中国电子级氢氟酸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六氟磷酸锂
2021年国内六氟磷酸锂总产能规模约为12.55万吨,天赐材料和多氟多产能及计划产能位居前列。整体来看,目前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发布的后续投产计划主要集中在2022年中至2023年。国内新能源产业对于六氟磷酸锂的需求推使六氟磷酸锂价格处于高位。随着六氟磷酸锂价格走高,行业的扩产步伐也不断加快,导致企业产能规划远超需求,当前国内供需结构已脱离紧平衡价格触顶回落后小幅度上涨。
2021年中国六氟磷酸锂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氟磷酸锂是目前最主流的电解质材料,截至2021年9月国内产能约7.3万吨。随着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2021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至12月超每吨59万元,2022年以来价格价格回暖,截至2022年4月初已低于45万元。目前国内六氟磷酸锂进入规模扩张期,2021年产量为5.2万吨。
2016-2022年10月中国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5、LiFSI
LiFSI过去受限于技术和工艺,整体布局企业极少,随着麒麟电池和4680电池对锂电池整体品质需求提升,LiFSI持续扩产,截止2021年全球产能约为1.164万吨,随后2022年8月底达约2.26万吨左右。其中有6家产能在千吨以上,大部分产能采用以氯化亚砜为原料的氯磺酸法。受限于产能规模、产能爬坡等因素影响,目前仅天赐材料出货量最高,多氟多、新宙邦、康鹏科技均有出货。
截至2021年全球LIFSI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LiFSI作为六氟磷酸锂的高位替代,热稳定等产品性质高于六氟磷酸锂,但高昂的成本和价格是LiFSI发展的关键阻碍,当前产品主要限制于技术和环保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主要企业持续开发和产能扩张,整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叠加产品规模化带来的边际效应,LiFSI的经济性开始显现。随着价格下降,LiFSI正在从添加剂角色升级为单独使用。
2017-2022年8月LIFSI价格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6、制冷剂
用作制冷剂用途的二代制冷剂HCFCs的生产与消费均受配额限制,由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公开。生产配额包括总生产配额和内用生产配额,总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出口配额=(新装使用配额+维修配额)+出口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即可用于境内销售的ODS用途产品的生产配额,二者差值即为出口配额。消费配额即为国内厂商使用配额,内用生产配额与国内厂商使用配额之差为国内维修配额。R22占2021年全国二代制冷剂总生产配额的约76.8%,占内用生产总配额的约78.4%,是我国产量最大的二代制冷剂品种。目前各厂家产量超过制冷剂配额的部分主要用作生产下游含氟新材料的配套原料,这些用于原料用途生产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六氟丙烯(HFP)等的R22生产量则不受生产配额限制。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2年我国国内厂商R22总生产配额22.5万吨,内用生产配额13.6万吨,R22使用配额仅有3.7万吨。
2022年中国R22主要企业生产配额限制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代制冷剂来看,相较持续缩减配额的二代制冷剂,三代以2020-2022年为基年,未来将持续缩减,主要企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持续扩产,同时激烈竞争导致制冷剂产品的有效供应产能加速向头部大厂集中,目前巨化股份和三美股份等企业产能占比较高。
截止2022年10月中国主要企业三代制冷剂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百川盈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7、PTFE
就当前PTFE整体供给现状而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聚四氟乙烯产能达到18.8万吨/年(不含外企),同比2020年增长24.83%,占全球聚四氟乙烯产能的60.84%,2020年中国聚四氟乙烯产量达到12.15万吨(未含外企)。
2016-2021年中国PTFE产能产量及进出口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就PFTE(聚四氟乙烯)整体竞争现状而言,我国PTFE产能主要集中在注塑级中低端产品,低端产能过剩且仍处于扩张阶段,导致整体产品供给过剩,出口占比超过20%,随着高端应用的需求上升,氟化工企业行业龙头例如巨化股份、东岳集团等产能规划转向高端改性产品,未来高端市场前景广阔。
2021年中国PTFE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8、PVDF
就PVDF产能情况而言,随着下游锂电池需求爆发增长,国内企业持续加码, PVDF产能持续增长,而锂电级PVDF整体技术壁垒深厚,虽然目前整体行业产能持续增长,但实际锂电级PVDF产能增长有限,加之行业布局到落地交付需要约2年左右的时间,导致目前PVDF产业仍处于供需偏紧状况,价格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PVDF产能已达8.03万吨,实际产能为7.78万吨。产量来看,2021以来,受整体供需失衡影响,上游R142b和PVDF价格持续高涨,带动行业景气度高涨,开工率保持高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PVDF产量达到5.68万吨,目前国内PVDF产量整体不足及供给国内需求,进口依赖度超4成。
2018-2021年中国PVDF产能产量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我国锂电粘结剂PVDF年产能仅1.9万吨/年,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在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目前国内在建及规划用于锂电池粘结剂的PVDF新产能预计高达12.4万吨/年,但建设及投产进度普遍缓慢,同时由于2022年行业新增产能较少,预计近期PVDF供应紧缺状态很难得到缓解,后市锂电粘结剂PVDF价格有望继续走高,高景气仍将持续。
2021年中国PVDF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9、FEP
FEP类似聚四氟乙烯的优良性能,且具备热塑成型的特点,除了适用温度低于聚四氟乙烯外,其他性能如耐腐蚀性、电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均相仿,而抗透气性及耐低温性能则优于聚四氟乙烯,并与玻璃、金属等有良好的粘结力。截止2022年上半年产能达2.89万吨,近年来新增产能主要来源于东岳集团的5000吨落地和永和股份的2600万吨增量。
2020-2021年中国FEP产能产量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全氟乙丙烯(FEP)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共聚物,是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材料, FEP的熔融粘度比PTFE低百万倍,弥补了PTFE加工困难的不足,适用于氟塑料几乎全部领域,成为部分领域代替PTFE材料。过去技术工艺不足背景下,来源主要依靠进口,国产企业技术持续渗透同时产能扩张下,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2022年产能布局来看,东岳集团和永和股份近几年扩产明显。
截止2022年H1中国FEP主要企业产能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10、HFP
HFP上游原料是八氟环丁烷和四氟乙烯,而四氟乙烯可以由R22合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原料,HFP可制备多种含氟精细化工产品,还是合成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单体之一,下游产品包括六氟环氧丙烷(HFPO)、氟橡胶(FKM)、七氟丙烷、聚全氟乙丙烯(FEP)等等,可用在离子交换膜、灭火剂、半导体等多个不同领域。
2019-2021年中国HFP产能产量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氟丙烯(HFP)是有机氟工业中及其重要的全氟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氟橡胶、氟塑料等含氟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我国生产HFP公司主要集中在氟化工企业中,其中东岳集团、巨化股份、鲁西化工和中昊晨光(昊华科技子公司)产能位居前列,产业整体产需分别为9万吨和5.7万吨左右,由于绝大部分企业生产HFP主要用于企业自身下游产品,因此HFP产品在紧平衡状态。
中国HFP产能主要企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氟化工主要企业对比情况
就国内主要氟化工企业而言,氟化工整体产业链复杂,产品种类繁多,价值重心在中下游产品,整体产业附加值和利润水平较高,主要上市企业包括永和股份、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中欣氟材、联创股份等。
国内主要氟化工上市企业及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永和股份布局氟化工全产业链,三美股份主营为制冷剂、氟化氢和氟发泡剂,这两家企业基本无其他业务,东岳集团、巨化股份和联创股份其氟化工产业营收占比在50%以上,昊华科技整体氟化工产业占比相对较低,轮胎和香蕉制品等营收占比较高。
2021年中国主要企业氟化工相关领域营收占比
资料来源:各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比主要氟化工企业财务状况来看,东岳集团和巨化股份整体营收超百亿,营收规模稳步增长的有巨化股份、昊华科技和中欣氟材,东岳集团和永和股份处于波动增长,联创股份和三美股份2021年营收相较2017年反而小幅度下降。
2017-2022年H1中国氟化工主要企业总营收对比
资料来源:各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净利率情况来看,主要企业净利率水平都在5-20%之间,当前都处于盈利状态,对比2022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东岳集团整体利润水平最高,达16.74%,三美股份和昊华科技分别为13.39%和12.2%,巨化股份、永和股份和中欣氟材都在10%以下,另外联创股份得益于主要产品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以及新增产品PVDF实现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净利率增长超13倍,达56.42%。
2017-2022年H1中国氟化工主要企业净利润率对比
资料来源:各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主要企业氟化工布局及产能
1、永和股份
永和布局氟化工全产业链,拥有内蒙古、衢州、金华、邵武四大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质、混合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以及氢氟酸等。优势在于内蒙古生产基地资源优势和低成本原料,以及高附加值氟聚合物的扩产。主要产能包括无水氢氟酸年产能13.5万吨,氟碳化学品单质年产能14 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年产能1.28 万吨。
永和股份氟化工相关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永和股份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细分产品产销量来看,氟碳化学品单质(R22、R152a、R143a、R227ea、R125、R134a、R32等)销量持续走高,2021年达8.15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FEP、HFP、PTFE等)以及氟化工原料(氢氟酸等)销量皆有不同程度下滑,主要受产业竞争压力加大,低端产品需求占比持续下降影响。
2018-2021年永和股份氟化工产品销量走势
资料来演:永和股份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东岳集团
东岳集团R22 产能为22 万吨/年,位列全球第一,产能十分充足。2021年公司新增2万吨PTFE项目一期1万吨已建设完成,公司产能达到5.5万吨/年;5000吨FEP项目建设完成,产能达到1万吨/年。配套原材料方面,10万吨一氯甲烷及10万吨其他甲烷氯化物已于下半年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试生产。新增1万吨/年PVDF项目已于年底取得全部审批手续,并开始建设。
东岳集团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东岳集团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年东岳集团主要业务营收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东岳集团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巨化股份
巨化股份作为国内氟化工领先企业之一,布局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及聚合物(整体产能近200万吨)同时发展高附加值氟化学品延伸产业链,积极含氟高分子材料项目建设。2021年投产PVDF产能3500吨,其中涵盖1000吨电池级产能,另有6500吨电池级PVDF产能已进入试生产,另外在VDF和无水氢氟酸领域有所扩产布局
巨化股份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就巨化股份氟化工产销情况而言,随着高端基础氟化工原料需求不断增长带动产能扩张,持续挤压低端产品生产空间,加之出口需求变动幅度较大和疫情因素,近两年氟化工原料销量下滑严重,但受益整体制冷剂供需持续偏紧,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营收在2021年得以出现明显增长。
2018-2021年巨化股份氟化工主要产品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巨化股份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三美股份
三美股份从制冷剂军含氟高分子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进一步延伸氟化工产业链。氟碳化学品主要包括氟制冷剂(主要包括HFCs制冷剂和HCFCs制冷剂)和氟发泡剂(HCFC-141b),分别用于家庭、工商业空调系统以及冰箱、汽车等设备制冷系统和聚氨酯硬泡的生产;无机氟产品主要包括无水氟化氢、氢氟酸等,主要用于氟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材料或玻璃蚀刻、金属清洗及表面处理等。
就三美股份氟化工产品产销情况而言,2020-2021年整体制冷剂和氟发泡剂产销量下降明显,氟化氢受需求带动,从2018年的3.82万吨增长至2021年773万吨,增长超一倍。2021年总营收40.48亿元,其中化工行业营业收入38.7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5.65%。
2018-2021年三美股份氟化工主要产品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三美股份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昊华科技
昊华科技氟化工业务包括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具体包括聚四氟乙烯树脂、新型氟橡胶(生胶)及氟混炼胶、全氟丙烯、四氟乙烯单体等,子公司晨光院作为原化工部直属的科技型企业,以有机氟材料作为主导产业,氟树脂(PTFE)产能达3万吨/年;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中间体实现配套,部分产品产能居国内前茅;晨光院及其合营公司晨光科慕氟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氟橡胶产能共5500吨。
昊华科技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昊华科技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就昊华科技氟化工主要产品变动情况而言,随着PTFE整体需求持续带动,昊华科技PTFE销量持续走高,从2018年的1.79万吨增长至2021年2.93万吨,三氟化氮销量也有所回升。营收情况来看,2021年昊华科技高端氟材料营业收入18.7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5.30%
2018-2021年昊华科技氟化工主要产品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昊华科技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6、中欣氟材
中欣氟材2019年收购高宝科技及其子公司长兴萤石后,逐步成为颇具特色的氟精细化工全产业链布局企业。主要业务氟化工行业和萤石(选矿规模8万吨/年,精矿4万吨/年)。无水氢氟酸成本优势明显,在建年产3万吨无水氢氟酸,同时已规划建设3万吨光伏级氢氟酸。通过氟精细化工扩建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缺,各类别含氟精细化学品持续扩产。
中欣氟材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就中欣氟材氟化工经营现状而言,下游需求推动,中欣氟材整体基础氟化工产销量持续走高,产销量分别为从2019年的16.59万吨和14.81万吨增长至2021年56.07万吨和41.62万吨。营收情况来看,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5.26亿元,其中基础氟化工产品营业收入5.9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9.03%.
2019-2021年中欣氟材氟化工产品产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中欣氟材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7、联创股份
联创股份主要从事含氟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含氟新材料板块公司主要产品有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形成了系列氟化工产品产业链。企业计划重点发展含氟新型聚合物等精细化工品,现有R142b设计产能2万吨/年、生产配额3650吨/年,位居全国首位,具备原料优势,布局8000吨PVDF产能,现已有3000吨产能,另外制冷剂多项在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联创股份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联创股份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就联创股份氟化工业务经营现状而言,2019年以来企业整体经营不佳,整体营收规模持续下降,含氟新材料产销持续下降,销量从2019年的2.9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1.66万吨,但企业利润持续上涨,营收情况来看,2021年总营业收入18.35亿元,其中含氟收入10.0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4.97%.
2019-2021年联创股份氟化工材料产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联创股份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8、多氟多
多氟多孵化工行产品包括氟化工基础原料、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和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冰晶石以及氟化铝等氟化盐产品在市场上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截止2021年底已具备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2022年计划新建3.5吨产能,年底总产能达5.5吨,产销量位居全球前列,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的产能,其中半导体级1万吨,LiFSI产能0.16万吨,1万吨待扩产。
多氟多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多氟多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然多氟多整体氟系电解液产业持续向好,产能稳步扩张,但就多氟多其氟化盐产业经营来看,2018-2021年氟化盐产销量持续下降,分别从2018年的28.56万吨和27.73万吨下降至19.48万吨和18.43万吨。
2018-2021年多氟多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销量走势
资料来源:多氟多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9、天赐材料
天赐材料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主要氟化工产品包括氟系电解液(锂盐)中的硫酸磷酸锂和LiFSI,是2021年两个领域的双龙头,现有产能分别为3.2万吨和0.63万吨,且仍存在远超当前产能的计划产能待扩建,未来随着产能或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另外,当前天赐材料LIFSI产品目前未对外销售,主要作为添加剂添加于其电解液产品中,以自用为主。
天赐材料氟化工产品现有及在建产能
资料来源:天赐材料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天赐材料在LiFSI生产方面以三氧化硫替代氯磺酸来降本,加之主要采用氯磺酸法中的氨基磺酸路线,氨基磺酸等原料可得性强,受上游非锂产品限制较小。在制备LiFSI产品具备成本优势,加之规模效应,未来有望持续扩张LiFSI影响力。
天赐材料氨基磺酸路线LiFSI成本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天赐材料企业公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氟化工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