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概况
1、分类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它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保险、资金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不良资产以银行贷款为主,也包括非金融机构的应收账款。不良贷款分为企业类和个人类,个人贷款又可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不良资产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发展历程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二十年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政策性业务与商业化转型的第一阶段,以及综合化经营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崛起的第二阶段,每个阶段历时约十年。当前,行业发展已经迈入更加规范化也更加复杂化的3.0阶段。新阶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公司运营更加规范等诸多方面。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2022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改革与发展白皮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政策面不断利好,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银保监会、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多部门相继出台多个文件助力盘活存量不良资产,畅通投融资良性循环。
2021年以来不良资产行业相关政策发布情况
资料来源:各政府部门网站,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
地方AMC的上游也处于整个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的上游,是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三方。行业下游主要为非持牌AMC、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
银行是我国不良资产的主要供给者。2014年至2021年,我国不良贷款余额及关注类贷款余额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8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达3.81万亿元。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统计,2021年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2017年至2021年,我国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已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
2014-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情况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不良资产规模
2021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不良资产整体规模较202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21年我国不良资产规模为5.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6%。
2021年我国不良资产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不良资产处置规模
2021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13万亿元。在盈利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核销比例增加,而转出量出现小幅回落,不良资产供给量整体下降。同时,不良资产供给出现地区分化趋势,经济较发达地区不良资产供给出现萎缩,而欠发达地区不良资产供给有所增加。
2017-2021年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不良资产来源
从我国不良资产来源来看,值得注意的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同比增幅高达38%,显著高于商业银行和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增幅,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信托违约大幅增加。商业银行生成不良的占比继续下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生成不良的占比有所上升。
2020-2021年我国不良资产来源情况变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主要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从我国上市银行中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21年年报来看,16家银行的贷款准备金核销及转出规模为7,815亿元,相当于其当年不良贷款余额的48%。
2021年主要上市银行贷款准备金核销及转出情况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地方AMC地域分布
截至2021年12月底,经银保监会公布名单的地方AMC共59家。此外,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厦门望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河北金融资产管理股份公司3家机构因未经银保监会公布名单,没有取得经营金融不良资产的业务资质,故不属于地方AMC。59家地方AMC覆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
中国59家地方AMC地域分布
资料来源:《2022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改革与发展白皮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6、各地方AMC业务方向
已开展业务类型方面,个贷批量收购和上市公司纾困是所有类型机构都重点开展的业务。除此之外,配资融资、破产重整、市场化债转股也是地方AMC开展频率较高的业务;然而,虽然多数机构已在政策引导下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和重组重整业务,但这两类业务发展速度较慢且业务规模较小,尚未全面铺开。
2021年各地方AMC已实施的业务方向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行业白皮书(2021)》,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格局
目前我国不良资产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为5家全国性AMC、59家地方AMC、银行系AIC、外资AMC和非持牌AMC。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格局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地方AMC公司杠杆率对比
海德股份的不良资产经营主体海德资管于2016年取得不良资产经营牌照,是国内第二批设立的地方AMC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不良资产管理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海德资管注册资本47.21亿元,资本规模位于地方AMC行业前列。从杠杆率对比来看,以地方AMC公司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对比,2019-2021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杠杆率分别为3.38/3.29/3.34倍,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杠杆率分别为1.43/1.15/1.71倍,明显大幅高于海德股份。
三家地方AMC公司杠杆率对比(百万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挑战
(1)市场:不良来源多、处置周期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不良资产的来源从“两高一剩”等传统行业向更多领域扩展。经济动能趋缓导致市场参与者积极性降低,市场活跃度下降;叠加疫情的影响,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处置周期拉长。
(2)自身:承接压力大、能力待提升
截至2021年末,我国不良资产的存量规模预计接近6万亿元,近两年每年增福均保持在两位数。而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增速仍落后于不良资产增速,严重限制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不良资产的能力。面对大面积集中风险暴露,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整合各方面能力,包括业务经营、风险定价与管理、投行化处置等,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环境:处置要求高、监管更严格
新阶段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资产包,更是扩展至整个机构的纾困;资产管理公司也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资金解决流动性问题,而是需要真正盘活资产,彻底化解风险,这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行业“强监管”成为常态,资产管理公司需要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和内控合规管理能力。
2、机遇
(1)市场地位上升
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使风险呈现出复杂多变和集中爆发的特征,金融风险和非金融风险相互叠加渗透。随着风险的暴露,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地位也愈发重要。2021年,监管机构出台多项新政策或征求意见稿,推动资产管理公司在风险化解中发挥积极作用。
(2)业务范围扩大
为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鼓励资产管理公司在更大范围内参与风险化解,监管部门逐渐扩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领域。对于已经暴露出风险的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可参与的范围逐步扩大;而对于风险尚未恶化的资产,业界也在积极研究是否可以允许资产管理公司提前介入。
(3)科技应用加深
科技赋能在不良资产领域得到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应用,进一步改善不良资产的催收、估值定价和风险评估效率。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经营能力,通过提升数据治理,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助力风控及合规管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