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质合金产业链市场现状
硬质合金刀具性能优良,占据刀具市场主导地位。硬质合金与高速钢相比,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与陶瓷和超硬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韧性。硬质合金刀具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广泛运用于机械、模具军工等领域。
硬质合金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欧科亿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1、上游原材料
碳化钨和钴粉是硬质合金刀具最主要的原材料。碳化钨和钴粉是生产硬质合金的主要原材料。碳化钨充当硬质相,占原料成本比例75%以上,以质量计算的用量占原料的85%以上;钴粉充当粘结剂,占原料质量和成本比例10%左右;钽铌固溶体是CVD涂层刀片的原材料。
硬质合金刀具主要原料对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下游应用
硬质合金刀具的终端应用广泛,涉及十余个下游行业。根据《金属加工》第四届切削刀具用户调查分析报告的数据,硬质合金刀具应用领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汽车和摩托车、机床工具、通用机械、模具、工程机械五个领域,应用占比分别为20.9%、18.1%、15.0%、7.4%、6.8%,占比合计近70%。
中国硬质合金刀具下游应用占比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硬质合金刀具市场现状
硬质合金刀具是全球市场目前的主流刀具。与高速钢相比,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与陶瓷和超硬材料相比,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韧性。因此,硬质合金刀具是全球市场目前采用的主流刀具。2019年,硬质合金刀具在国内市场占比53%。
2019年中国硬质合金刀具国内刀具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金属加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1、市场规模
我国刀具行业市场规模伴随制造业投资和需求结构的波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2019年全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在208.3亿元左右,同比2018年下降了6.8%。受周期性波动和下游行业景气度变动影响,市场总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19年虽有所下降,同比2014-2018仍表现为上升状况,随着行业低迷期过去,市场前景广阔。
2014-2019年中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增长模式
制造业景气度攀升和产业升级推动刀具行业增长。一方面,当制造业景气度攀升,制造业整体开工率提升,推动刀具消费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不断升级,在汽车发动机领域、航空航天等领域自主化能力持续提升,高端机床的存量和开工率均有显著增长,推动高端刀具量价齐升。
国内刀具行业增长动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硬质合金刀具竞争格局
国外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国内厂家渗透率较低:中国切削刀具制造水平还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世界刀具行业的领先者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主要企业有瑞典山特维克、美国肯纳金属、日本三菱综合材料等。本土刀具企业数量众多,竞争实力差距较大,主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价格优势,赢得了较多的中低端市场份额,主要企业包括株洲钻石、厦门金鹭、恒锋工具、沃尔德、欧科亿、华锐精密,这6家企业2020年市场份额合计不到国内的10%。
刀具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国内主要刀具企业市场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硬质合金刀具发展趋势
1、日韩品牌为主要替代目标
日韩品牌是现阶段国产刀具的主要替代目标。从产品竞争力来看,目前国内市场以山特维克为代表的欧美品牌为第一梯队,日韩品牌第二梯队,以华锐、欧科亿、株钻为代表的国产一线品牌为第三梯队。国产一线品牌在技术实力上已经和日韩品牌较为接近,个别优势牌号已达到甚至超越日韩水平,而价格仅为日韩60%左右。在3-5年内,三菱、京瓷等日韩品牌是国产刀具企业的主要替代目标。目前日韩品牌占国内刀具行业20-25%的市场份额。
2、技术壁垒
刀具行业技术壁垒和研发投入高。硬质合金刀具工艺流程复杂,刀具从技术研发到产品上市的周期通常需要5年以上。在表面涂层工艺上国内企业仍和进口品牌有较为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内企业在基础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进步明显,研发投入逐年增长,有望利用自身研发优势与中小企业进一步拉开差距。
3、疫情推动国产替代
疫情驱动国产替代加速。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欧美、日韩刀具的进口业务受到阻碍,切削刀具进口金额同比下滑9.4%,国产刀具有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硬质合金刀具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