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概况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即在建筑施工期间,将光伏发电阵列安装在建筑围护结构等外表面或直接作为材料本身构成建筑结构,经一次性设计、建设完成,实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并提供电力。
BIPV作为建筑光伏的新方案,在安全性、观赏性、便捷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BIPV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作为光伏建筑的重要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与传统的BAPV相比,在安全性、观赏性、便捷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度契合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潮流,代表了绿色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伴随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各省市不断推出政策对BIPV进行补贴,支持BIPV的发展。
全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市场现状
分布式区别于集中式电站的主要特点,除单个电站规模差异外,还有其主要应用场景以及电站业主。分布式应用场景九成在建筑屋顶,在成本端,节约的土地成本可以部分填补规模较小带来的成本劣势。分布式的快速增长始于2016年,截至2020年我国新增光伏分布式装机容量为15.5GW。
2013-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如果建筑主体将减排量的60%(相对合理的比例假设)投入到碳交易市场中,则单位规模(1MW)的BIPV项目在40、80、120、160、200元/t的价格水平下,碳交易收入可达1.6、3.1、4.7、6.2、7.8万元/MW。
单位BIPV装机带来的碳交易年收入(万元/MW)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竞争格局
尽管BIPV概念早已出现,但是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很大程度上由于BIPV产品设计制造的难点及成本。早期的BIPV产品或是降低发电效率,或是无法达到建材的属性标准,使得BIPV行业的进程受阻。目前,光伏企业纷纷加大BIPV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光伏屋顶和光伏幕墙等多样化的新产品,同时开展与建筑建材企业的合作,不断推进光伏组件建材化的进程。光伏企业需要结合光伏与建筑行业的综合技术,在具备较高发电效率的前提下,使组件满足建筑材料的功能标准和审美需求,才能使产品在BIPV具备竞争优势。
BIPV类型企业及业务简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标准体系
从目前的BIPV行业标准来看,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缺乏针对光伏发电的标准规范。虽然近几年我国加快了针对BIPV的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例如在2019年发布的《建筑光伏幕墙采光顶检测方法》和《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验收规范》。但是由于BIPV是一个新兴产物,相关行业和部门对其认识和了解有待加深,现阶段BIPV的标准制定大多依靠行业内的讨论或地方政府的规划,尚未形成全国性的BIPV统一标准体系。
BIPV产业标准体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我国BIPV市场在供给端已具备规模化上量的条件,需求端即使在无补贴加持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也可控制在十年以内,市场供需条件成熟。预计首批大规模BIPV项目将于2022~2023年落成,但在此之前,行业准备工作已提前启动,在一般性情况下,预计BIPV市场空间将会在2022年超过百亿,2023年起行业迎来大规模爆发。
2021-2030年BIPV市场空间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