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包电池行业概况
锂离子电池根据封装方式和形状不同,可分为圆柱、方形和软包电池。三种动力电池的组成要素区别不大,核心差异在于圆柱和方形电池主要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外壳,软包动力电池采用铝塑膜作为外壳,其中软包动力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优势。
三种形态电池性能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软包电池产业链上游为电芯、结构件及电器件和BMS的各类原材料,主要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铝塑膜等,目前产业链下游为电池配套应用领域,目前软包电池主要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
软包电池产业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软包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从装机量看,2019年国内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至52.73GWh,占比84.46%;软包和圆柱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5.5GWh和4.2GWh,占比分别为8.81%和6.73%。
2019年中国三种类型电池市场份额(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TOP10企业中,包括日产联盟、通用、现代起亚、福特和戴姆勒等均倾向未来新能车采用软包路线,随着传统车企进军新能源市场,软包电池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TOP10主机厂商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倾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动力软包电池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三、软包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2019年国内前十软包企业装机量为5.0GWh,CR10为90.5%;孚能科技的市占率为22%,为国内软包龙头。
2019年中国软包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2020年1-8月孚能科技装机量为252.79MWh,市占率16.3%,继续保持龙头地位,捷威动力市占率从10%增长至15%,排名第二。
2020年1-8月中国软包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外资软包电池企业优势明显。外资电池企业进入全球主流汽车公司配套,经历了必要技术、质量验证和长期的实践验证,具备与中高端车型配套的条件。外资软包企业技术各具特点,经过多年电池开发经验的积累,在整车配套已经有成熟的体系和大量的数据。其中LG在电极材料和电芯制造工艺上处于领先地位;SKI在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方面最高,并且上游配套资源丰富;AESC在整车开发配套上最为成熟,技术更新迭代快,上市时间长,全球销量最大,累积行驶距离最长。
外资软包电池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软包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从长期来看,为了降低汽车行业石油的消耗量、改善全球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汽车的电动化是必然趋势。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动力电池技术指标的不断优化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性能指标和综合性价比的要求,促进动力电池行业不断技术创新。动力电池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一直是突破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提高安全性能、缩短充电时间、优化低温性能、提高电池寿命、降低电池成本。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终端消费者以及各国政府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极高,而软包动力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优势,符合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采用软包动力电池未来将成为主流趋势之一。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软包电池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动力软包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