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互联网行业概况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发展近30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迭代升级。从2014年开始,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该阶段以星链(Starlink)、鸿雁等为代表,定位于与地面通信互补合作、融合发展的宽带互联网时期。
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及燃料厂商等;产业链的中游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四个环节;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企业、政府、高校、个人等终端用户。
卫星互联网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按照轨道高度分类,通信卫星主要包括:LEO(低地球轨道)、MEO(中地球轨道)、GEO(地球静止轨道)、SSO(太阳同步轨道)以及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基于不同轨道构建的卫星通信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传输时延、卫星寿命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
卫星轨道分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卫星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774亿美元, 2019年全球卫星产业规模达2860亿美元,同比增长3.1%。
2010-2019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一季度,全球在轨卫星数量达到2666颗。其中,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在轨数量最多,分别占比45.3%、33.2%,导航卫星在轨数量占比5.5%,其他卫星16%。
2011-2020年Q1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Q1全球不同类型卫星在轨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照不同轨道高度来看,全球通信卫星具有低轨化发展趋势。截止至2020年1季度,低轨卫星占比由2016年27.7%增长至58.8%,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占比数量正逐渐减少。
2016-2020年Q1全球不同轨道通信卫星在轨数量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的指导意见》,首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自此,航天商业的政策大门向民营企业开放。随后,我国对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更为明确,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例如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作出更全面细致的战略部署,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链。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指出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畴。作为“新基建”的建设内容之一,2020年卫星互联网迎来了市场“破茧”和产业链“成蝶”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自身优势与政策红利将汇聚成驱动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强大动力。2020年是中国的天基互联网元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正在迎来发展蓝海。
2014-2020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卫星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卫星互联网星座所占用的频谱资源就像城市的商业土地一样稀缺,随着卫星通信、地面通信以及探测业务对频谱资源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各种应用对于高速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提升,频谱资源短缺的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对低轨卫星来说,较宽的信道频率带宽有助于提升系统通信容量。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卫星通信系统的两大核心资源要素,也是实现商用的前提条件。
预计频率更高的Q频段、V频段和太赫兹频段将成为下一代卫星通信布局和争夺的焦点。因此需要提前部署和申请频谱资源、卫星轨道资源,为我国发展卫星通信提供资源保障。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卫星互联网行业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分析和展示,为客户传递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专业的预判,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欲了解行业具体详情可以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