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吸虫病概况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为本病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根据患者病程、损伤程度、损害部位不同可将血吸虫病分为四类,即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类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血吸虫病发病数量及死亡情况
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为43例,相比2019年减少了70例;死亡人数为0例,相比2019年增长了0例。
2010-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0-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死亡人数统计图
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为0.0031/10万,死亡率为0/10万;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为0.0081/10万,死亡率为0/10万。
2015-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20年中国血吸虫病死亡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传染病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血吸虫病防控措施
血吸虫病是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为此,与其他的疾病防控工作相比,血防工作必须强调多部门合作、综合防治。
血吸虫病的防控措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血吸虫病治疗措施
1.支持与对症疗法
急性期持续高热病人,可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解热剂缓解中毒症状和降温处理。对慢性和晚期患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肝硬变有门脉高压时,应加强肝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患有其他肠道寄生虫病者应驱虫治疗。
2.病原治疗
(1)吡喹酮本药目前为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轻、口服、疗程短等优点。对幼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治愈率很高。副作用少而轻,可有头昏、乏力、出汗、轻度腹疼等。
(2)蒿甲醚和青蒿琥酯也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