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体育产业将迎来发展高峰期「图」

一、体育产业产值及构成

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顺应新时代需求出台了诸多推动体育发展的政策文件,指导群众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更加清晰。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赋予了中国体育产业化巨大的想象空间: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写进十九大报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发展高峰期。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26579亿元,增加值为1007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013-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值走势图

2013-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值走势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8年体育服务业总产值达12732亿元,占比47.9%;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产值达13201亿元,占比49.67%;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总产值646亿元,占比2.43%。

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图

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逐步发展,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各类国际大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3458个,奥运冠军237个,创超世界纪录1332次。

2000-2016年历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及奖牌数

2000-2016年历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及奖牌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的提高,全民健身的火热激情席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跑马热”成为现象级事件,1981年,中国首个城市马拉松在北京诞生时只有86人参赛。而今北京马拉松3万个名额,2013年半天抢光,2014年后只能“摇号”,2018年我国马拉松认证赛事数量达339场,参加马拉松赛 事的总人数达到583万人,同比增长17%。

2011-2018年我国马拉松认证赛事数量

2011-2018年我国马拉松认证赛事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16.2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5.9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但是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013-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数量统计图

2013-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数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国民体质总体水平分析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极大增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亿,占比达到3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指出,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89.6%。3~6岁幼儿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比为93.6%,20~39岁成年人为89.0%,40~59岁成年人为88.1%,60~69岁老年人为87.1%。

各省市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占比

各省市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体育总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注:数据来源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体育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体育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体育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投资战略规划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