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创空间行业概况
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创业服务平台,旨在满足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的需求和特点。这些平台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方式、提供专业化的创新服务、利用资本化的方式构建发展起来,主要有成本较低、服务开展便利、提供服务方式多样等特点。我国众创空间发展可以划分为自发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
二、众创空间行业政策
近些年中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和发展众创空间。伴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政府逐渐将权力下放并且不断简化办事流程,通过商事议事制度的改革、出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和发展众创空间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大众创新创业和发展众创空间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如2024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24—2027年》,提出支持打造一批国际化国家级众创空间,鼓励探索新一代创业孵化模式。
三、众创空间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众创空间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场地资源提供者、运营资源提供者、人才技术提供者与资金资源提供者等,其中运营资源主要包括装修设计、系统运营、基础服务与办公用品供应商等。产业链中游为众创空间运营商,负责众创空间的具体运营和管理。下游为各类创业企业、团队和个人,他们是众创空间的服务对象,通过入驻众创空间,获得办公空间、创业服务、资源对接等支持。
2、享受财政资金支持额
我国众创空间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财政补贴和房租,核心业务收入占比低,长远来看,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性、长效化的核心业务,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进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对众创空间的财政补贴呈收紧态势,截至2023年我国众创空间销售财政资金支持额为23.41亿元,相比2018年下降30.3%。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众创空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四、众创空间行业发展现状
1、数量及收入情况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程度更深”的发展态势,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稳就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载体,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众创空间数量为9551个,总收入为222.02亿元。
2、区域分布情况
从我国众创空间数量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超过一千个的省份有两个,分别为江苏省与广东省,众创空间数量分别为1222个与1014个,分别占比12.79%与10.62%,其次为浙江、河北、山东、湖北与福建。
从我国众创空间总收入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省份有8个,超过20亿元的省份有3个,分别为北京市、江苏省与广东省,收入分别为26.02亿元、22.13亿元与21.48亿元,总收入合计占比31.36%。
3、提供工位数与服务人员数量
从我国众创空间提供工位数与服务人员数量来看,2018-2023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我国众创空间提供工位数为147.86万个,服务人员数量为9.48万人。
五、众创空间行业竞争格局
众创空间行业中,最主要的威胁因素是众创空间之间的竞争。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和众创空间的支持不断增强,该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显而易见的是其数量大幅增长,数量的增长带来的是竞争的激烈。一方面,部分众创空间难以为创业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其规模小、资源有限,缺乏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全行业内众创空间获取利润方式单一,大多靠收取租金和服务费为主,且由于众创空间竞争的激烈性,大多数企业只能选取低价策略以占领市场,这对企业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也造成了全行业盈利水平较低的局面。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众创空间行业秩序紊乱,大部分企业还不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
六、众创空间行业趋势
1、新兴产业结合
众创空间发展将与各地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和重组一系列以特定区域先进产业为定位的专业化众创空间。
2、先进教育与基础科研
众创空间发展更加注重发挥众创空间先进教育和基础科研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创客和导师科研开发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
3、组织和整合能力的替身
众创空间将提高对于各类先进创新创业要素的组织和整合能力,为创新创业活动及其要素资源投入提供更为完善的交易秩序保障制度。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众创空间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众创空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