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感染药物行业概述
抗感染药物,是指用以治疗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抗感染药物种类广泛,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及抗寄生虫药等,主要通过抑制病原体生长,破坏其细胞结构或干扰其代谢途径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二、抗感染药物行业发展背景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因此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需求较大,直接驱动抗感染药物制造企业加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以及耐药性问题的加剧,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医药制造业不断创新和优化抗感染药物的产品结构。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
三、抗感染药物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涵盖化学原料药、中药材、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以及制药设备、包装设备等设备;中游为抗感染药物的研发与生产环节,涉及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化学合成、制剂加工等;下游则是销售与应用环节,销售渠道包括医院、药店、医药电商等。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下游分析
手术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皮肤、黏膜等天然屏障,使机体暴露于外界病原体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开放性手术、涉及重要脏器的手术以及长时间的复杂手术等,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为了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等相关感染风险,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就显得十分必要。2023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为9638.74万人次。
四、抗感染药物行业现状
抗感染药物在对抗由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因受到传染病的流行、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对新的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持续需求等因素地推动,我国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需求稳定且逐步回升。2023年,中国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789亿元。
五、抗感染药物行业重点企业
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抗病毒、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中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生产、推广及销售合共33款医药产品,并于中国建立庞大的产品分销网络。目前,东阳光长江药业是中国市场唯一一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生产商,因此巩固了在中国抗流感病毒产品市场的重要地位。2024年上半年,东阳光长江药业营业总收入为24.55亿元。
六、抗感染药物行业未来展望
长远而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抗感染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或将在抗感染药物的生产和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药物的疗效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了遏制细菌耐药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限制了不合理用药,虽然对部分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促进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只是目前耐药性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研究和防控工作。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抗感染药物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