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燃料行业概况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转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它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可贮藏性和可运输性,可提供可替代石油的液体燃料。狭义的生物燃料仅指液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等。
二、生物燃料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生物燃料领域起步较晚,交通领域用生物燃料正在逐步开展试点示范。近十年,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生物燃料行业得以跨越式发展。2014年发布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从原料保障、产业布局、行业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对生物柴油产业提出规范要求。2016年《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快生物液体燃料示范和推广,加快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应用,明确提出对生物柴油项目进行升级改造。2024年3月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项目,积极拓展国内生物柴油应用场景。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生物燃料行业现状
1、全球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燃料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组成部分,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据统计,2023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达到8.23亿桶,同比增长8.01%。生物燃料在北美、巴西和欧洲的市场份额最高,合计市场占比达到86%。目前我国在全球生物燃料中市场份额有限,未来存在极大的可扩张空间。
2、中国
1)生物柴油产量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备受关注。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主要以餐厨废弃油脂为主的“地沟油”和油脂工业的油脚为原料,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且稳定。近十年中国生物柴油总产量总体上呈现出迅速增长态势,2023年国内生物柴油产量达到33万吨左右,2014-2023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3%。
2)生物乙醇产能、产量
生物乙醇是从植物中获取的糖经过发酵获得,多以淀粉类植物为原料。中国是全球第五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巴西、印度和欧盟。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物燃料乙醇生产量约为39亿升。2021年以来,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能较为稳定,保持在77亿升/年左右,
四、生物燃料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生物燃料上游原材料来源广泛,包括植物油、废弃油脂、微生物油脂、农作物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中游是生物柴油的生产制造行业,负责生物燃料的研发、生产和装配;下游为生物柴油的终端应用,包括工业燃料、汽车燃料、环保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随着碳减排进程的推进,生物燃料在航空、海运等重排放领域正逐步展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2、上游
我国废弃油脂主要来源于食用油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因此废弃油脂的资源量与食用油消费量、饮食习惯紧密相关。以废弃油脂产生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30%估算,对应2023年食用油消费预计产生废弃油脂约1100万吨。中国是全球废弃油脂(UCO)的主要供应国之一,废弃油脂资源丰富,供应量在全球领先。随着餐饮消费规模的快速增加,餐饮废弃油脂产量逐年增加,为生物燃料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五、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航煤等生物燃料已成功步入商业化阶段,标志着能源再生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响应日益增长的生物燃料市场需求,研发高效、绿色、低成本且原料多样化的生产技术成为了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
尽管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成本问题仍是制约其大规模推广的关键因素。目前,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较高,与化石燃料相比,其价格竞争力仍有待提升。为了降低成本,各国政府和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同时,政府还通过政策扶持,提供降低生产成本的支持,以提高生物燃料的市场竞争力。
建立更加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将生物燃料的低碳效益量化并价值化,可以激发行业使用生物燃料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同时发展生物燃料的关键在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再生,并通过技术突破和成本降低来推动其大规模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生物燃料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