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散染料行业概述
染料是一种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学物质,主要应用于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目前染料中使用占比较高的为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是一类结构简单,水溶性极低,在染浴中主要以微小颗粒的分散体存在的非离子染料。它在染色时必须借助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地分散在染液中,才能对各类合成纤维进行染色,经分散染料印染加工的化纤纺织品,色泽艳丽,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
二、分散染料行业发展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颁布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染料制造”中的新型活性染料和新型分散染料被纳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国家鼓励的产业类别。相关政策的推行,为分散染料行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行业发展。
三、分散染料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分散染料的上游产业覆盖了石油化工行业及煤化工行业,煤及石油通过石油成分分离和煤焦化等方式得到生产染料中间体所需的苯及芳烃类化合物和焦油组分,而后通过一定工序进一步反应成为间苯胺、烧碱、H酸、中间体等染料常用原材料。分散染料下游主要是纺织行业中的印染子行业,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印染是指用染料将纺织纤维染成各种鲜艳而坚固颜色的加工方式。
2、产业链下游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2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58.82亿米,同比增长1.3%,随着国家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以及国庆长假、“双十一”购物节、圣诞节促销备货等拉动节日消费,纺织服装终端需求持续回暖,印染行业生产恢复向好。
四、分散染料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产量
我国的纺织染料制造业是伴随着下游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染料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年产量达5200吨,产品以硫化染料为主,还有少量的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2018年以来,国家针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督察趋严,国内染料行业部分企业停产整改,因此2018年以后染料产量略有下滑。2021年,受到行业整体形势回暖影响,我国染料产量开始回升。2023年我国染料产量达到88.3万吨,同比增长5.75%。
2、我国分散染料染料产量
我国生产的分散染料主要有偶氮类、蒽醌类和杂环类等。其中,偶氮类占比约75%、蒽醌类占比约20%、杂环类占比约5%。分散染料以其色谱全、牢度高、环保性能强、应用广泛等优势,成为目前所有染料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品种,也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染料。2032年我国分散染料总体产量约为44.6万吨,约占染料总产量的44.6%。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分散染料制造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五、分散染料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范围来看,染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国内染料生产主要以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为主,还原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为辅。国内纺织品面料主要是化纤和棉,对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国内分散染料的生产企业相对较多、竞争较为激烈。近年来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国内染料行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中小染料企业由于环保处理能力不够导致停产、倒闭,行业集中程度逐渐提高。
2、重点企业介绍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以染料、助剂为主的纺织用化学品业务和以间苯二胺、间苯二酚为主的中间体业务,在全球市场中处于龙头地位,公司目前拥有境内外专利近1900项,雄厚的研发实力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分散染料全流程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系列高盐高COD废水处理关键技术、染料配套中间体项目绿色清洁新技术的开发,既能解除环保后顾之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有效提升分散染料业务的市场核心竞争力,2023年浙江龙盛实现营业收入153.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29亿元。
六、分散染料行业发展趋势
1、供应端产品结构优化,我国染料企业转向中高端产品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国,但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让国内染料制造行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染料产品优势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染料低成本优势的双重市场竞争压力。为了巩固我国全球最大染料生产国的地位,国内染料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原材料和能源、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管理等措施降低能耗和减少废料的生成,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生产自动化趋势确立,产品性能稳定性提升
染料应用性能主要由材料配比及反应条件决定,其中反应条件包括染料合成时环境的温度、pH及浓度。目前,国内的染料生产大多仍以间歇式和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作业,人为控制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精确性难以保证,这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难以达到要求,同时更多的废弃物也给后续环保处理带来压力。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成为今后的发展主线,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加强资源循环是染料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3、环保监管长效机制加速染料行业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较多染料生产商不重视环境保护,环保设备投入不足且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较差,不具备相应治污能力。伴随着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监管力度持续增大,一些排放未达标准的中小企业基本处于整改、半停产、停产状态,对净化染料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产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场。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以及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使得染料企业违法成本不断上升,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不具备竞争力的染料制造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大型染料制造企业凭借自身在环保投入、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保持了较强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其市场份额将保持上升趋势,国内染料制造行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分散染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分散染料制造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