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式内窥镜行业概述
软式内窥镜是一种可弯曲的医疗设备,用于在人体腔道内进行检查和诊断。它通常由柔软的光纤或电子成像元件组成,能够灵活地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如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实时传输图像或视频,帮助医生观察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病变检测、活检采样或微创手术。软式内窥镜因其灵活性和较小的侵入性,广泛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多个医疗领域,是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二、软式内窥镜行业政策
内窥镜行业是我国医疗器械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相关部分发布大量政策促进内窥镜行业的健康发展。在2023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指出:探索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应急机制,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便利药品、医疗器械等商品在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下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软式内窥镜行业产业链
软式内窥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零部件,主要分为镜体原材料与主机及光源原材料,镜体原材料中主要包括:机械件、照明光纤、通信光纤、图像传感器、CCD/CMOS、PCB等。主机及光源原材料主要为FPGA芯片/显示面板、LED芯片、滤光片等;产业链中游为软式内窥镜行业生产商;产业链下游为软式内窥镜应用科室,软式内窥镜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可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等。
四、软式内窥镜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用软性内窥镜市场与全球市场相比,亦具有较高成长性。目前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已进入快车道,行业快速发展。伴随内镜诊疗需求持续释放,未来国内软镜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显示,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3.4亿元上涨至72.3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市场规模将上涨至81.2亿元。
国内软镜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软性内窥镜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达到27.6%,其后依次为相关设备占比为24.2%、相关配件占比为26%和硬镜占比22.2%。软镜因其广泛的应用和多功能性,成为市场需求最大的产品。
五、中国内窥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市场竞争格局
从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国软式内窥镜市场较为集中,行业出现寡头格局,奥林巴斯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比为53%,其次为富士,占比为22.70%。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不利于企业进入市场。
2、重点企业分析
澳华内镜所从事的医用软性电子内窥镜是集精密加工制造、图像处理算法、软件开发应用、光学系统设计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交叉行业,软性内窥镜常经由人体天然腔道深入体内,镜体较长且需具备一定柔性,光电信号传输距离较远,镜体插入部直径较小且功能集成丰富,对设计工艺及制造技术的要求更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内窥镜收入为6.22亿元。
六、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将聚焦高分辨率成像、微型化设计和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的技术创新,推动4K/8K超高清、三维成像、多光谱及荧光技术的应用,同时结合5G技术实现远程医疗和实时数据传输。高性能传感器的集成与柔性材料的应用提升设备性能,而一次性内窥镜和环保型可回收材料则满足医疗安全与环保需求。国产化替代和产业链整合将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满足消化道、呼吸道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并与手术机器人和AR/VR技术深度结合,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软式内窥镜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