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型职业健康危害,用人单位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尽可能减少各类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1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介绍,目前全国已创建了近1.9万家健康企业,选树了6.9万名职业健康达人。
近年来,主播等新职业兴起,由于作息时间不规律、压力较大,职业健康问题严重,引发舆论关注。随着科技发展和环境变化,新型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正在不断增多,该如何应对职业健康危害“新旧交织”的局面,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打造“健康企业”让双方获益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浙江一家企业近年来员工流失率由前几年的12%下降到5%,企业主对此表示健康企业建设对流失率的下降贡献很大。”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说,健康企业建设是通过实施一系列健康促进政策和管理措施,企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使职工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提升工作效率。
调研发现,有的单位劳动者职业倦怠占比与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前相比有了明显下降。
“有的企业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后,企业的缺勤率下降、医疗费用支出也有所减少。”樊晶光说,健康企业建设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随着管理制度的完善、环境条件的改善、健康管理和服务的提升、健康文化的形成,劳动者罹患职业病、慢性病、传染病还有心理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
据介绍,各地区在开展健康企业建设活动中出台了相关帮扶政策和特色激励奖励措施。湖北、四川等地区对于健康企业按照不同比例下调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全国有1/4省份对健康企业实行降低职业健康监管现场检查频次,优先推荐申报“五一劳动奖章”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健康企业建设。
重点帮扶中小微型企业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我国中小微型企业占比高达99%,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9.4%。中小微型企业“关停并转”比较频繁,人员流动性很大,职业健康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针对上述问题,“十四五”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把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王建冬介绍,各地区建立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机制,在矿山、建材、冶金、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以防治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辐射危害等为重点,开展中小微型职业健康帮扶行动。比如重庆市的职业健康管家服务,山东省的“一企一策”等帮扶模式均取得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组织开展职业病及危害因素主动监测中,注重向中小微型企业帮扶倾斜,以中小微型企业为重点共监测企业31.4万家,免费体检52万多人。
河北发挥专业技术机构的优势,为健康企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哲介绍,全省179家疾控中心、12家职业病防治院以及3家工程防护中心在政策制定、标准研制、师资培训、现场指导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全行业的技术支撑,通过专业化的帮扶来帮助企业解决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