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建设”)通过港交所聆讯。聆讯后资料集对中国设备运营服务市场进行分析。
受益于基建行业投资的不断增加以及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建筑业稳定增长。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由2018年的人民币23.5万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31.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3%,并预期将进一步增至2027年的人民币41.1万亿元,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6%。
由于人工成本与日俱增,针对建筑工地安全的监管日益严格,设备在替代人力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专业设备运营服务市场也因此在过去五年迅速扩张。中国设备运营服务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由2018年的人民币6,070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9,3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4%。随著市场参与者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设备数量的增加,预计中国设备运营服务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于2027年将增加至人民币15,932亿元,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3%。下图载列于所示期间按收入计中国过往及预测设备运营服务市场规模。
高空作业平台指在一定高度进行作业使用的可移动的机械设备。根据《国家高空作业分类标准》,凡在两米以上高空作业且存在跌落可能性的情况下使用的设备均归类为高空作业平台。与吊篮等传统高空作业工具相比,如今的高空作业平台在操作和调度上更为灵活,能够显著加快施工进度、简化恶劣环境下的施工进程、减少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并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此外,高空作业平台的适用场景正在从制造及建筑等传统领域扩展至更多元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消费、文化旅游、娱乐等产业。
鉴于高空作业平台的优势及市场需求增加,高空作业平台的设备保有量由2018年的11.32万台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48.7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为44.1%,并预计将于2027年进一步增加至119.46万台,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7%。于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的设备保有量为48.74万台,其中约42.89万台来自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占总保有量约88%。
支护系统指于地下或水下施工过程中,在基坑或围堰搭建的临时围护结构,用于保护工人及设备的安全。传统意义上的支护系统主要由混凝土或水泥制造,且无法重复使用。2022年,混凝土支护系统的设备保有量高达数亿吨。为满足对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的支护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型支护系统(主要指钢支护系统,具有环保、安全、智能且可回收的特点)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长。新型支护系统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并且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弥补人力或传统支护系统的缺点(如防水性能更好等),从而加快施工进度,改进施工方法,确保建筑人员安全,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新型支护系统的诸多竞争优势帮助其快速取代市场上的传统支护系统。新型支护系统在桥梁施工、地铁、球场、隧道、运输系统、车站及楼宇施工的挖掘承托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中国新型支护系统的保有量由2018年的1,554.9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3,967.9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26.4%,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加至7,390.2万吨,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9%。中国新型支护系统的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由2018年的人民币178.0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41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7%,预计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加至人民币748.0亿元,2023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3%。2022年,中国新型支护系统的总保有量约为3,967.9万吨,其中约3,174.3万吨来自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占总保有量约80.0%。
模架系统主要包括模板和脚手架两大类产品,用于工程建设主体结构搭建期间的临时支撑和围档保护。从材料角度看,传统模架系统多指木制、竹制类产品或钢制类的钢管扣件式、碗扣式产品;而新型模架系统多指钢制类的盘扣式产品,相比于传统模架,盘扣式产品在组装的灵活程度、安全性和经济效益上均具备明显优势。于2022年,传统脚手架的设备保有量约为5.713亿吨。目前已有江苏、上海及湖北等省市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推动盘扣式脚手架的应用,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0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鼓励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危大工程上推广使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中国盘扣式脚手架的设备保有量由2018年的687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2,564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9.0%,预计将于2027年进一步增至6,457万吨,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9%。2022年,中国盘扣式脚手架的设备保有量为2,564万吨,其中约1,923万吨来自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占总保有量约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