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钟薛高、百果园的VC/PE,天图投资计划赴港IPO

一夜之间,天图投资赴港IPO的消息引爆中国创投圈。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天图投资报送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上市的申请文件,进度显示现已接收。

1

天图投资计划赴港IPO,目标集资额约5亿美元(约39亿港元),华泰国际及摩根大通将负责处理相关事宜。

长期以来,虽然投出了大量上市项目,但碍于上市渠道受限,中国VC/PE机构难以攀登至二级市场,而天图投资正在尝试打破行业桎梏。

倘若天图投资顺利登陆港交所,它将成为“中国创投机构第一股”,因此被中国创投圈寄予IPO上市集体期待。

今年以来,美元PE上市热潮如火如荼。今年3月,由单伟建掌舵的美元PE太盟投资正式冲刺港股IPO。如今,天图投资似乎打响了人民币基金IPO上市的第一枪。

据官网信息,天图投资创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股权投资的专业机构之一。

天图投资率先专注于消费品领域的投资,走聚焦和专业化之路,所投项目涵盖了创新消费、新型零售、消费科技三大消费升级方向。

发展至今,天图投资在深圳、北京、上海、香港四地设有办公室。通过长期持续的实践探索,天图投资对消费品企业的成长规律、品牌经营、团队判断、增值服务等关键领域建立了领先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以品牌为核心的独特投资体系。多次名列业内权威机构评选的国内股权投资机构20强和中国消费领域投资机构TOP10。

天图投资现任董事长王永华,拥有近10年国内资本市场履历,他曾历任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以及南方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天图投资首席投资官冯卫东,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他曾担任远卓管理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2002年加入天图投资。

天图投资由王永华和冯卫东共同创立,回顾天图投资的发展历程,可以隐约看到一些本土创投的影子。

创立之初,天图投资用自有资金做PE投资,以投资Pre-IPO阶段为主,项目的选择比较传统且宽泛,参与的荣信股份等Pre-IPO项目获利颇丰。

2009年,天图投资开始对外募集基金,进行机构化管理,但投资没有完全聚焦,选择了消费、清洁技术、先进制造和TMT四个非常宽泛的领域。

2010年,全民PE时代到来,项目估值被不断抬高,PE的获利空间逐渐收窄。在此期间,天图投资押注以技术为竞争壁垒的公司,却因看不懂,在投资芯片技术公司时不幸“踩雷”。

在此期间,团队梳理案例时发现,公司投资的消费类项目表现稳定。而且,以消费方式、品牌为主的公司,团队能够看得懂,所以也就拿得住。

2012年,天图投资进行策略调整,将投资战线收缩到消费领域。2017年,天图PE基金内部进行改革,分别成立了VC、PE和并购及控股投资事业部。

其中,VC基金由天图内部最年轻的管理合伙人潘攀执掌。天图VC基金成立后所投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奈雪的茶,其首轮融资中就出现天图投资的身影。

去年,奈雪的茶成功登陆港交所,当前股价约为4.8港元。作为早期投资者,天图投资入股成本最低仅为0.63元/股。以此计算,天图投资爆赚5倍。

时至今日,天图投资已在中国创投圈摸爬滚打长达20年之久,投资案例包括飞鹤、周黑鸭、百果园、小红书、奈雪的茶、爱回收、笑果文化、快看漫画、江小白、美味不用等、德州扒鸡、饭扫光、凤凰医疗、慈铭体检等约100家消费创业公司,是业内知名的消费赛道狙击手。

值得一提的是,因投资了大量与食品相关的项目,如钟薛高、茶颜悦色、周黑鸭、百果园、奈雪的茶、鲍师傅、江小白、德州扒鸡、饭扫光等,天图投资被外界称为“吃货PE”。

天图投资预计,结合多年来在新消费领域深度布局,投资组合内未来几年将实现多项目上市。

也就是说,天图投资在消费领域的多年布局即将迎来丰收季。

在消费领域打拼多年,天图投资在中国消费投资江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然也吸引了大批资本进场押注。

企查查显示,天图投资已完成5轮融资,共计融资数亿元,投资成员包括雀巢集团、帕拉丁、大得宏涛、秉尚投资、盛世投资、元禾控股、杭州金投、鼎晟天平投资、元禾辰坤等。

在资本助力下,天图投资突飞猛进,开始接触资本市场。早在2015年下半年,天图投资已经挂牌新三板。

2017年,天图投资成为新三板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双创债)的第一支投资机构试点股票,规模达18亿元人民币。

对此,冯卫东表示:“双创债的第一单就给了我们,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单,18亿。所以监管层还是比较认可我们这种通过专业化创造价值的机构。”

2017年12月,天图投资完成了挂牌新三板后的第二轮股票发行,阿拉丁独家认购11.88亿元,占天图投资10%的股份。以此计算,彼时天图投资的估值达到118.8亿元。

当年,与天图投资一起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投机构,还包括同创伟业、中科招商、硅谷天堂、九鼎投资、信中利等。

大批创投机构挂牌新三板,目的非常明确:一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在未来募资、投资时获得更强的资本背书;二是利于提高融资能力,如可以通过定向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然而,新三板的流动性并不尽如人意。国内VC/PE对于创投机构上市讨论已久,而通过资本市场募集长期资本,是创投机构追求上市的现实需求之一。

尤其在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后,创投行业一直挣扎在募资问题中。未来,一旦创投机构上市渠道打通,或将降低募资难度。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曾表示,私募基金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上市募集的资金可以作为GP的长期核心资金带动更多的LP资金,有助于形成长期资本,活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希望能够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契机,鼓励和推动优质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决策层可考虑利用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政策红利,把握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契机,制定相应标准,允许、鼓励、推动符合条件的头部创业投资管理机构通过IPO、并购重组等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VC/PE上市,有利于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虽然国内资本市场对VC/PE的大门暂时还是关闭的,但随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与国际成熟市场的不断接轨,这扇大门最终一定会打开的。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也有同样期待:政策允许私募股权机构上市。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都已允许私募机构上市,国内私募的证券化实践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和立法参考。私募机构上市是融资成本高企背景下的最优选择,既有利于形成长期资本,也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在创投机构的千呼万唤中,资本市场的改革大幕徐徐拉开。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深圳,开始在政策层面探索创投机构上市的可能性。

2021年1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促进深圳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及,鼓励风投创投企业的被投机构通过上市、挂牌、并购及协议转让等方式拓宽退出渠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VC/PE行业资深人士感叹,“力度超乎想象,一旦落地对创投行业影响深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创投机构想要上市的迫切心愿。

然而,创投机构上市举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全盘谨慎考虑。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创投机构通过IPO进入A股市场。

目前,阻碍国内创投机构上市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私募不能公募化;二是资本市场要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创投这样的类金融机构上市。立足当下,创投机构A股上市依然道阻且长。

或因如此,天图投资本次选择了赴港IPO。客观来讲,只要是符合港交所上市规则要求的公司均可申请,并没有任何行业限制。

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港交所历来欢迎国内VC/PE机构赴港上市,甚至希望重点开拓打造一家极具典型的行业标杆案例。

天图投资的上市意愿与港交所的开放姿态可谓“一拍即合”,天图投资选择赴港IPO是结合资本市场现状作出的最佳选择。

从财务角度来看,2021年度,天图投资实现营业收入20.26亿元,实现净利润7.35亿元,毛利率29.51%。

从投资项目来看,仅在2021年,天图投资的爱回收于6月18日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奈雪的茶则于6月30日在港交所鸣锣上市。今年4月,百果园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消费投资领域发生了巨大转折,上半年资本聚焦的消费赛道,在下半年突然急转直下,赛道内的投资数量出现断崖式下跌。

在此背景下,天图投资2021年全年通过在管基金以及自有资金共完成项目投资56个,较2020年增长51%,合计投资金额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今年以来,消费投资依然冷清,估值回调呈现常态化趋势。但这对于专注消费投资的创投机构来说并不是坏事,行业回归理性,估值趋于合理,创投机构才能精准出击。

天图投资寻求上市并非个例。今年3月,由单伟建掌舵的美元PE太盟投资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拟通过本次发行至少募集20亿美元,有望成为香港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

事实上,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多家美元PE争先恐后奔赴资本市场,俨然掀起了新一轮PE上市热潮。

今年1月,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PG)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轻松募资10亿美元。上市当天,TPG股价收涨15.25%,公司总市值一度超越100亿美元。

今年2月,有消息称LVMH集团旗下全球最大的消费品私募基金LCatterton已聘请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协助可能在今年夏季进行的IPO工作。

欧洲PE豪门CVC也启动了上市程序。最新消息显示,CVC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在伦敦上市,公司将邀请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进行IPO,IPO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

当前美元募资环境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上市募集的资金可以作为GP的长期核心资金带动更多的LP资金,这也是全球PE巨头选择此时扎堆上市的原因之一。

天图投资选择此时赴港IPO,同样令中国创投圈震撼。倘若天图投资顺利登陆港交所,它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IPO上市的创投机构,有望开创行业先河。

不过,天图投资当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续一系列动作尚需取得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核准,公司能否成功赴港IPO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注册制下新股博弈加剧!IPO数量明显降低 承销保荐费却上涨超80%!

以上市日期计,2022年以来,131只新股累计支付承销及保荐费116.22亿元,平均每家支付费用约8872万元,中位数为6911万元。2021年同期,190只新股支付给投行的承销及保荐费87.84亿元,平均每家支付额为4623万元,中位数为3822万元。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