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正式向全世界“官宣”。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与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明确了新一年具体的经济增速。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
这是多年来我国年度经济增速目标首次出现低于6%的情况。为何要设定这样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增速目标?
与前几年实际增速衔接
关于新一年中国经济增速会设定一个怎样的目标,此前市场上已经有较多讨论。而最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5.5%的新一年经济增速,这也符合此前市场上关于经济增速有可能不会设定在6%以上水平的分析。
设定这样的经济增速目标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对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分析,5.5%的经济增速目标是与当前我国的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一致的,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的实际经济增速会低于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但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目标意味着,当前我们要把经济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此外,5.5%的经济增速目标,也考虑到了与前几年经济实际增速的衔接。2021年和2020年中国经济的两年平均增速大约是5.1%,而2019年的经济增速是6.1%,今年设定5.5%的增速目标比较接近上述两个数字。
记者也注意到,在3月5日当天的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强调,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看,发电量增幅在6.7%左右,铁路装车货运量较快增长,外贸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信心满满、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留出应对通胀压力空间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这一目标延续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表述,也引发市场关注。在全球通胀压力持续高企的背景下,为何物价目标与上年保持了一致性?
对此,从数据上看,去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今年1月CPI也只上涨0.9%。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意味着面对可能出现的通胀压力,我国已经预留了比较大的应对空间。
与此同时,徐洪才向记者指出,必须要看到,在国际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物价运行水平仍能运行在低位,与国内广大市场主体在生产端产生激烈竞争有关,尽管有比较大的原材料价格压力,但市场主体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能简单涨价,从而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营压力。为了化解这种矛盾,需要综合施策,在政策层面把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放在优先位置,从而在保障物价稳定的同时也能保护市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