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牛黄一路飙升,突破120万元/公斤,贵比黄金

近一年来,天然牛黄价格一路飙升,贵比黄金。

天然牛黄为牛的干燥胆结石,极为稀少。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些牛胆道发炎,胆汁排出受阻,胆汁中的胆固醇加上钙盐,再配合一些胆色素沉淀,才会凝结形成一些颗粒状或块状物,即为牛黄。在宰牛时,如果有牛黄,将其取出,除去外部薄膜后阴干,便制成“天然牛黄”。

数据显示,以亳州中药材市场为例,2022年6月30日,天然牛黄的价格为55万元/公斤,但仅过一个月,这一数字已经涨至58万元/公斤。随后,其价格更节节攀升,2023年初为65万元/公斤,到了3月份已经涨至80万元/公斤。据了解,6月份已突破120万/公斤。

相关协会报告显示,亳州、安国、成都、玉林几大中药材交易市场里,有超200个常规中药材品种年涨幅高于5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200%,鸡骨草等个别品种一年甚至涨价4至9倍。6月27日,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为2143.92点,同比上涨23.34%,触及历史新高。

据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中药材价格猛增,部分中药材出现了一日三价的情况。截至6月16日,中药材综合200市场价格指数已涨至3537.85点,月涨幅为12.07%,创历史新高。其中,当归市场价格突破140元/千克,近一月涨幅高达75%;三七和白术的月涨幅也超过60%。

在甘肃省岷县中药材销售市场,商户小郑拉来4吨左右的当归,不到两个小时就销售完毕。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今年以来,当归走货很快,价格也不断攀升。同时,当地市场商户小唐说:“现在,我每天能卖500公斤。往年一个月销售几吨,还要求人来看看我的货。今年一公斤赚几十元,去年基本上不赚钱,一公斤赚一两元、几角。”

事实上,5、6月份本该是中药材市场的淡季,由于天气转热且降雨增多,中药材运输、储存成本较高,采购量相应减少。那为何今年出现了淡季异常上涨的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造成中药材涨价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现在药农越来越少,造成了用工成本攀升;二是,随着药品管理法的监管体系不断全面,使得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等方面的合规要求趋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最后就转嫁到药材价格上涨;三是,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不排除会出现有企业囤积居奇,扩大供求矛盾,致使中药材上涨而使得部分中成药价格攀升的情况出现;四是,生产工艺标准的提升,也会造成中药材成本的攀升。

亳州某中药材厂商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药材价格波动有很多原因,就像去年的疫情,或者天气灾害都会产生影响,或者像突然之间‘药食同源’火起来,市场需求量突然上去,价格也自然被影响了。”

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关于中药材价格异常增长的情况报告指出,出于对中药价格上涨的预期,一些游资进入中药材领域,炒家们故意囤积药材,低进高出。部分经营商也转化成为游资炒作中药材的“操盘手”,囤货惜售,不断推高市场行情,药材价格出现了极不正常的暴涨势态。

农户小陶(化名)也见证过“炒作”的力量。锁阳是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特产中药材,2021年9月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今年锁阳产新后,他注意到大批买家不到一个月就以40元至45元左右的价格将产地的锁阳一扫而空,过了仅仅数天,价格就涨至70元左右。甘肃省岷县中药材销售市场的采购商小胡表示,月初的时候他看当归价格居高,观望了一阵之后,发现价格还在上涨,就赶紧来采购了。

中药材淡季不淡,除了人为炒作以外,也是多个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从全国最大的两家中药材交易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了解到,当前中药材惜售情绪严重,两地多家冷库经营者表示今年压的中药材太多,冷库已无余地或所剩不多。而冷库价格也水涨船高,报价每吨350元至600元不等,而往年价格在200元左右,很难超过300元。有冷库老板直言,“过去三年没赚到的钱,今年要全在中药上赚完。”

另一方面,供给端上,2020新版《中国药典》对中药材安全性作出新的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对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禁用农药残留、真菌毒素以及内源性有毒成分的控制。药材质量标准提高,推动种植成本上升。

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经理陈庆说,“药农的生产成本在逐年增加,而部分大宗品种之前常年低价,药农收益性不好导致没有生产积极性,加上灾害的影响,中药材产能确有下降,而需求近年来整体有增加。”同时,中药材属于农副产品,陈庆分析称,中药材来自广阔的农村,大多由农民栽种而出,目前还有合作社和基地,但未形成主要群体。

甘肃一农户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家里之前种过几亩中药材,但到丰收的时候,发现药材不值钱,几亩地的药材还比不上自己出去打一个月的工,所以就改种了小麦玉米,直接能机器收种更省事,自己也能出去打工赚钱。关于野生中药材,现在很多农村家里都只剩下老人孩子留守,更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采挖野生中药材。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郑桦此前表示,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指数持续攀升,常见中药材以及高端中药材价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在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行业利润承压,压力亦传导至产业链各环节。

原料涨价或直接造成部分药品取消挂网。今年2月20日,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通知,有20余种中成药撤除挂网资格,原因系“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另据5月25日贵州省医保局通知,部分药企提交了撤网申请,其中河北百善药业生产的元胡止痛片、黄连上清片,江西心正药业生产的六味地黄丸等均在名单之列。

多个中药饮片企业人士表示,原料涨价下,其采购成本随之增加,尽管会通过提价平抑成本压力,但难以全部消化,利润空间压缩明显。河南一中药饮片厂商负责人坦言,公司采购成本较去年增长一倍,利润缩水30%,有些产品已经停产。

“这种异常增长使得中药材市场存在崩盘风险。”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关于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增长的报告强调,由于资本的进入及药材价格的上涨,“炒药团”及大量散户趁机囤货、压货,导致市场流通减少,进入到“囤货-价格上涨-囤货”的不良循环,中药材的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除部分品种在正常上涨周期,绝大部分品种价格呈异常爆发式增长,随着中药材逐渐产新,市场供求比例严重失调,中药材价格指数随时面临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中医药全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游的制药企业已经明显承压。亳州一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小赵表示,上游药材价格猛涨,但下游供货为保证民生与消费者利益,价格却不能同步调整,导致产销成本严重倒挂。若不涨价,药企难以承受;如若涨价,则消费者又难以接受,药材价格的无序无边界增长,必将损害多方利益,乃至影响行业良性发展。

西安万寿路贝斯特中药材专业市场一家药行的老板小岳说:“市场上冷冷清清的,都没什么人。药材虽然涨价了,但对于行业末端环节来说,进货的价格也在涨,并没有带来什么收益。反而由于价格太高,药材不好卖了。”

同时,广州某中药材消费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前几天我带着妈妈去医院复查开中药,结账时我吓了一跳,去年价格在300多元的药,今年竟要800多元。我反复核对了好几遍,方子一点都没变。”

“如果市场持续这样异常上涨,后续药农一味扩大种植,产量大幅上涨,行业很可能面临资本散场后的一地鸡毛。”安徽省亳州市某上市医药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说。

一名中成药生产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中药材价格应当回归其价值本身,一旦赋予金融属性,药味就变了。

上述李先生预计牛黄类产品销售走势向好,随着消费者需求走向趋于平缓,下半年应该会保持价格。李先生表示,当前中药材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点,后续不会再大幅上涨,目前各行业协会都注意到涨价情况开始加以引导,外加随着8月部分药材开始逐步产新,若产量没有大幅减少,市场供应量逐步提升后,价格或许会逐步回落。

对于当下异常的市场行情,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认为,由于农业种植业成本近年来普遍抬升,客观上对中药材种植也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建立国家中药材储备制度,既保护药农的利益,也保护中药材加工业的利益。

中药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价格管控与质量控制一直以来是中药材监管的两大难点。如今,中药材价格异动已经引起管理部门注意,中药GAP建设示范工程也已经启动,相关政策将很快落地,相信中药材行业即将迎来全新变革。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牛黄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牛黄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投资机会分析、投资风险预警、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