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再生能源现状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受到关注和重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能源革命和一个国际合作”战略思想,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清洁、低碳、环保等特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截止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3亿千瓦,相比2019年上升了17.13%;2021年1-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48亿千瓦,三个月时间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上升了1800万千瓦时。
2015-2021年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年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9.4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3.7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9.14%;风电装机容量为2.8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0.27%;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2.5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7.32%;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3184.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3%。
2021年3月中国各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上升,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上升,截止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22148万千瓦时,同比上升8.36%,2021年1-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4754.7万千瓦时。
2015-2021年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2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4%。其中,水电13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风电4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5%;光伏发电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生物质发电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9.4%。
2020年中国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可再生能源细分行业发电情况分析
1、水力发电
2015-2020年中国水力发电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水电总发电量为12140.3亿千瓦时,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1.19%,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5.25%。总体上来说,我国各区域水电发电量逐年递增。分区域来看,四个区域之间差距逐渐扩大。
2015-2020年中国水力发电发电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风力发电
2020年全国风力总发电量为4146亿千瓦时,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21.06%,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15.89%。整体来看,我国风能年发电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分区域来看,西部和中部区域较其他区域风力发电量急剧增长。西部区域风电占比大,是因为西部区域高原多,适合发展风电,也形成了凉山、金沙江、雅砻江四大风电基地。
2015-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发电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太阳能发电
2020年太阳能总发电量为2605亿千瓦时,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27.32%,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16.14%。我国2015年至2020年太阳能发电量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且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西部区域。其中,东中部区域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太阳能产业有向东中部转移趋势。
2015-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发电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生物质发电
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量已经达到1326亿千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3.3%,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19.35%。截至2015年中国生物质年发电量约为520亿千瓦,并没有完成“十二五”制定的目标。相反,2017年中国生物质发电量约为795亿千瓦,即将提前完成中国能源局在《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2015-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量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政策支持
根据《关于公布2021年第十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公告》显示,纳入2021年第十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项目共236个,核准/备案容量2164.65MW。其中,集中式风电项目数量为16个,核准/备案容量932MW。
2021年至今,国网新能源云共发布十批次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项目总数为14642个,核准/备案容量为40990.67MW。其中,集中式风电项目共168个,项目核准/备案容量为11719.9MW。
2021年至今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统计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年第十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风电项目)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错配现象
我国太阳能、风能和水资源富饶,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长期存在资源错配问题。我国区域间地形和气候条件差异决定,太阳能和风能在西部地区较为丰富,水资源储备则集中在西南地区。但是,我国东部区域技术条件成熟,太阳能、风能和水资源开发程度大。这要求建立高水平的技术支持能源长途调配,增加资源合理配置。
2、发电成本过高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虽然在环境效益以及能源储量等方面优势很大,但其却一直解决不了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并没有达到市场自由竞争水平,目前可再生能源产业还依靠政府颁布各类法律法规以及补贴政策得到保护。政府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补贴手段和与其他政策相结合的规制措施,来确保在缺乏市场竞争力时,可再生能源产业仍能发展良好。
3、“上网、并网”难,导致替代效率低下
分布式电源并网一直是难点问题。我国一些大型电源分布在人少的区域,消纳能力低,很多电站因为无法并网而导致资源浪费。可再生能源是传统能源最佳的替代品,而其替代效应正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以及配套计划落后等因素,受到大幅削弱,因此许多地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并未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上。为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发展,政府亟须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制定合理的消纳计划。
4、“短期过剩”与“长期不足”矛盾突显
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均认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基于长期考虑,当前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建设规模不能满足将来的市场需求,可再生能源行业还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但是,由于市场的恶性竞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以及其上游设备制造企业出现利润率低,甚至严重亏损等问题。为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化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短期产能过剩与长期产能不足的矛盾。
五、中国可再生能源特点
1、可再生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由2010年的0.77EJ增长至2019年的6.63EJ,年均增长27.25%;同期化石能源消费量增速放缓,年均增速仅为2.58%。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至2019年,化石能源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重由92.19%降至85.14%,而同期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由0.74%增至4.68%,与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基本持平。
2、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升,但消纳潜力依然巨大
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规模和新增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4亿kw,同比增长9%。但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格局不匹配,一些地区依然存在“重建设、轻利用”的现象,供给与需求呈现区域性不平衡、不协调,导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得以持续提升的关键。
3、技术进步带来可再生能源平均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中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平均发电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自2010年以来,中国光伏发电(PV)、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平均发电成本分别下降了82%、33%、37%。上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原材料和装机成本下降使得平均发电成本锐减,自2010年以来,陆上风力涡轮发电机的价格下降了55%-60%,海上风电的装机成本下降了18%。
4、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机制面临转型
中国早在2006年就确立了固定价格制度(FIT),目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是补贴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的唯一资金来源,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管理办法》,其中,由财政部确定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总额;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补贴总额内,确定各类需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新增装机规模。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发展,补贴缺口日益增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网外送能力有限等问题逐步显现,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亟待解决。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2019年5月,中国正式提出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该机制按省级行政区域确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该机制的推出表明,中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方式正在由财政激励向产权激励转型,即从固定价格制(FIT)转向配额制(RPS)。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分析和展示,为客户传递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专业的预判,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欲了解行业具体详情可以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