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IBD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

一、IBD概述

炎症性肠病(IBD),由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组成,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炎症、组织损伤、腹痛、频繁/持续性腹泻、体重减轻、直肠出血、疲劳等。

IBD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现阶段IBD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仍有待于深入研究。根据现有学术报道,目前其发病因素主要涉及环境、感染、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应答异常激活等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共同参与IBD发病和疾病进展。

BD最早发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欧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根据研究发现,IBF发病率和流行率在亚洲、南美、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保持持续增长。

目前治疗IBD的药物主要有5类: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剂。使用药物治疗IBD的主要目的在于诱导缓解(也就是消除症状)和维持缓解(预防复发)。

IBD药物分类

IBD药物分类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慢性病程,反复发作。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CD发病率逐年增加。2015-2019年期间的患者人数由8.1万人增长至13.4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13.3%。

2015-2019年中国克罗恩病患者人数变化情况

2015-2019年中国克罗恩病患者人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百奥泰招股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IBD药物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在年轻人竞争压力加大,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都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IBD患者人数持续上升,推动IBD治疗市场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多类重磅药物加入医保,使得患者用药的成本下降。而且新药物的的研发,也进一步推动IBD治疗市场的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IBD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80.9亿元,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未来,随着患者数量的进一步上升,以及用药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中国IBD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上升,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96.7亿元。

2015-2022年中国IBD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2022年中国IBD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三、IBD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艰难梭菌又称难辨梭菌(CD)(2016年正式更名),是一种革兰阳性、专性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分为产毒株和不产毒株,现是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也是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20世纪末,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目前,CDI已成为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疾病之一。IBD是CD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IBD患者感染CD后,会导致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但活动期IBD与CDI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通常表现为腹泻),因此临床阶段容易漏诊。

中国CDI治疗市场空间庞大,近五年,中国CDI治疗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95.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23.9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6.7%。

2015-2019年中国CDI治疗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2015-2019年中国CDI治疗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现阶段,CDI临床治疗药物包括万古霉素、甲硝唑、替加环素、利福昔明等抗生素,其中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是现阶段临床最主要的两种抗生素药物。目前中国本土尚无万古霉素口服制剂,在CDI治疗过程中,可用注射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溶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口服或胃管入。

中国万古霉素获批使用数量2015年到2016年剧烈下滑,2016-2019年则基本保持稳定。从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15-2019年中国万古霉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到2019年达到3.9亿元。

2015-2019年国产万古霉素市场规模及获批数量

2015-2019年国产万古霉素市场规模及获批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甲硝唑片已纳入2018年国家基药目录和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 目前中国本土甲硝唑生产厂商近千家,市场集中度相对分散。山东齐都药业占据了国内公立医院12.6%的市场份额,为第一大甲硝唑生产厂商。

2019年中国公立医院甲硝唑市场竞争格局

2019年中国公立医院甲硝唑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IBD药物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IBD药物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而为了保证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在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市场监督等重要环节制定一系列政策。而生物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促进了IBD药物行业的发展。

中国IBD药物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IBD药物行业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政府部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IBD药物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1254
下一篇

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图」

2015-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的市场规模由993亿元增长至283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未来,随着共享出行在愈来愈多的普及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持续上升。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